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15篇

来源:网友投稿 | 发布时间:2022-08-16 16:10:04 |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15篇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首先要思考目标是什么。适宜的传统节日活动目标,应重在体验节日活动的情感内涵。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不应是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取向,而应是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多元化传统节日活动,感受其丰富多彩,重在体验其情感内涵,分享其乐趣,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逐步将传统节日活动中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培育初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课程实施上,传统文化教育并非是对现有课程的“增容”,而是以崭新视角进行重构,重构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和谐的,课程的和谐应首先是幼儿发展的和谐。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可能性转化成为现实性是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是层次性和整合性的和谐统一;不仅是单一领域的目标细化和分解,而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传统文化对于幼儿情感态度发展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目标除了强调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协调性,还应关注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教育目标应呈现不同年龄层次的发展“阶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提出合理的期望。因此,小班可侧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中班可侧重于节日活动的情感体验与理解,大班可侧重于幼儿对节日的展现与表达,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和节日文化内涵体验。

这样,课程目标层层递进,不仅能让幼儿了解有关传统节日的基本知识、掌握参与节日活动的简单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剖析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引导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体验传统文化情感,培育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其次要思考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适宜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应重在感受节日活动的丰富多彩。

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应该是适宜儿童发展的,幼教工作者应当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现有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因时、因地、因班、因人制宜,对传统节日活动进行充分挖掘与整理,广采博集,考量其成为课程资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适者取之,择善从之,采撷精华,去除糟粕,选择或创造适合本园实际、本班实际、本活动实际的方法、形式及手段,将传统节日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科学整合,做到全面兼顾、平衡有序、相互渗透,凸显其民族性、启蒙性、童趣性、科学性。

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可以各节日代表性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分析传统节日活动元素,既考虑年龄适宜性,又能将各年龄班活动有机融合,体现各年龄班活动内容的阶梯性、连续性与整体性。

例如,端午节有佩艾采药、凭吊屈原、裹粽竞渡、斗草送扇、佩囊戴线等活动,小班可进行“吃粽子”主题活动,通过认识粽子、包粽子、吃粽子系列活动,感受端午节的饮食文化;中班可以“香包”为题进行系列活动,初步感知中医中药和各式香包,了解香包的药用价值、装饰功能以及装饰图案的美好寓意,并通过多种方式设计、制作香包,感受香包绣制之美;大班可通过“赛龙舟”主题活动,让幼儿从观赏龙舟赛、认识龙舟,到创新性地制作龙舟、赛龙舟,并着重引导幼儿体验理解屈原爱国情怀、“中国龙”民族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民族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组织节日活动时,应注意各年龄班之间要具有互动、共享性,使得幼儿能够整体感受传统节日氛围。同时,每个班级的节日活动内容应兼顾五大领域,使得五大领域活动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整体性、全面性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注重幼儿经验的连续性,依据幼儿的发展需求自然生成活动,使得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自然延伸。此外,还应充分挖掘家庭、社区资源,建构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传统节日活动生态体系,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氛围,引导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都能获得传统节日活动的快乐体验。

一个儿童,就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童年是人生之“源”,童年生活是儿童心智、个性的培养基。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传统节日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童年生活,使其潜移默化为幼儿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2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间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过年了,到处是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曾经安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了,各家各户到处都在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

奶奶从储藏室拿出她早已经买好的福字,爸爸妈妈又带来了银行送的对联和窗花,奶奶从厨房里拿出来一小碗米粥,又拿了一把小刷子。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拿粥?要干什么用呢?妈妈告诉我:很早的时候,那时还没有胶水和双面胶之类的东西,人们就是用米粥来当胶水用的。我半信半疑,心里直嘀咕:这话是不是真的?还是妈妈哄我的?算了,下次我还是记得从家里带一些双面胶吧。

哥哥把对联正面朝下,背面朝上着摊开,妈妈拿起粘了粥的小刷子,在对联的背面刷上薄薄的一层,哥哥踩着高高的椅子,把对联贴了上去,不一会工夫,我们就把所有的对联,窗花和福字都贴好了,贴了对联的家,好像一下子亮堂、喜庆多了。我也终于见识了“米粥胶水”的神奇,妈妈告诉我,用米粥胶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来年撕下的时候很轻松,并且不会把下面白色的墙壁破坏掉,我心里闪过一句: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贴好了对联就该是全家人一起拜佛了,奶奶把准备好的鸡、鸭、鱼、肉还有很多的水果,点心用小盘子一样一样的装好,摆在桌子上,还倒了几杯茶和酒水,又拿出了二根长长的蜡烛和一大把的香,用灯火机点燃蜡烛和香,一股淡淡的香味就飘散在空气中,奶奶把点燃的香发给我们每个人,就连最 小的弟弟都有份,我们一家人站在桌前跟着奶奶一起拜了起来。奶奶的嘴里不知道说着什么,大家也跟着一下下的拜着。拜完后,爸爸把一挂鞭炮打开来,哥哥将引线点燃,一向害怕鞭炮的我,早就躲进了房间,当鞭炮开始炸响的时候,年夜饭也就开始了……

这是奶奶用她的方式,在祝福我们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幸福健康,我也要祝我的朋友和亲人,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心想事成!

祝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4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我们的节日》。

秋浓了,月圆了,我们又度过了一个中秋!上个星期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人问我:“为何庆祝中秋?”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秋节是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佳节,象征一个民族的迷人魅力,它本身就是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艺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享受着它的缤纷,我们仰慕她博大的胸襟,我们钦佩她对中国古文化的重大影响。

年轻的我们,担负着延续古老文明的重任,中秋欢欣鼓舞时,更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这么一笔丰厚的财富,是我们耗尽心血也学不完的。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5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因为春节可以放炮,可以吃饺子,可以收红包,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大年三十的晚上,因为可以放炮。吃完饭我出去放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炮点着,一,二“嘣”炮炸了。我赶紧躲到一边,“刺”炮又喷出彩色的光芒,像个飞碟一样。我又点着了一个炮,“嗯,它怎么不炸呢?”我自言自语地说,就上前用手摸了摸。突然,“刺”炮喷出了彩色的火焰。“啊”我吓的大叫一声,扔下炮就跑。我还想放炮就再放一个,我把炮放在地上,点燃它的线。我不敢再摸它,只好慢慢的等了两分钟,又等了两分钟,还没动静,我鼓起勇气向前去看了看。哦!没着,我只好又重新点一次,“啾”的一声炮飞上了天。炮在半空中炸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啊!放炮真有趣,我真想天天放炮呀!

中秋之夜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一天,妈妈请来了外公、外婆,一起过这个传统节日。

晚上,爸爸烧了一桌丰盛的菜,有笋干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海蛰头、青菜、爆鱼??真是色香味俱全。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谈,尽享这天伦之乐。我最爱吃糖醋排骨,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爆鱼也不错,又香又脆,我一连吃了好几块,吃得肚子滚圆滚圆。

晚饭后,我们开始品尝月饼和瓜果。我吃了一个"雪月饼",好像在吃奶油冷饮似的,嘴里凉凉的,爽爽的。

最后,我们一起来到南市桥上赏月。我偎依在妈妈怀里,仰望天空,月亮像一个大银盘,高高地挂在空中,圆圆的,亮亮的,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每逢家节倍思亲!"望着如镜如银的圆月,我不仅想起了上海的大姨一家,特别是表哥金吉吉,我俩一起玩"三国演义"游戏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259375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以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__多年的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你不想吃,农耕社会时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术,我国造纸工业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和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手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又民族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落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用灵魂之歌来谱写生命之歌。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虑过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其实又时刻都体现着忠,不计报酬与代价的忠与你自己,忠于你所爱的人,忠于爱你的人。平凡,朴实没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属于自己的光芒。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7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__班的___和___同学,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又到一年月圆时》。

当天气不再炎热的时候,当清晨的步伐不再悠闲;当课业不再轻松,当耳边又响起一阵阵亲切的叮咛,我们又迎来的一个崭新的学期。金秋九月,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你的心是否如我一样牵挂着远方的亲人,让我们祝福亲朋好友身体健康,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中秋,又到一年月圆时。让我们珍视亲情,合家团圆。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还记得儿时朗朗的读书声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提醒我们思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子发出如此美好的祝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那是张九龄给我们送来的祝福。是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我们庆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和平、安康、幸福、团圆,这不正是我们先人多少年来追逐的信仰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几盘小菜,几句家常话,简简单单却又传递着人类最温暖、最和谐的声音,今夜,月圆人更圆!

中秋最美是思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声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块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__班全体师生祝大家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我们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我们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同学们,你们呢?在端午节学到了一些什么吗?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9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0

让人紧张的期末考试被时光老人悄然带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寒假里,我最喜欢的是过元宵节,因为,我能够亲手放烟花,观花灯,舞狮子等。

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串串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盏盏路灯宛如一条条银蛇,一向伸向天边。小朋友一蹦一跳地,手里边不是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就是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因为今年是猴年,所以今晚的“猴灯”异常多,有“充气生肖猴”、有“猴子捞月”、有“大闹天宫”等。

不仅仅花灯美,并且街道上、公园里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灯,大楼上的霓虹灯,亭子上的装饰灯,草丛里的照明灯,都亮了,如同到了灯的海洋。站在桥上往东看,迎宾桥上的彩虹灯,桥下的观光灯和桥两侧上的射灯,五彩缤纷,色色俱全,组作文成了一副令人陶醉的景象。

最有特色的是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和水灯节。每年的元宵节上午,在我们的市中心都要开展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全市有几十个单位参加,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节目资料丰富多彩,资料形式有古典的猪八戒、胖大汉和舞狮子、踩高跷;有现代的健美操、青春活力的现代舞等。晚上,在石漫滩水库边上,人们一边欣赏元宵节的烟花大绽放,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水灯和音乐喷泉,路上人山人海,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悦!吸引了很多周边城市的人们来观赏,这个节日,不仅仅展示了舞钢的美,也增加了舞钢的知名度,还能吸引很多“金凤凰”来舞钢投资呢!

这真是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元宵节啊!

你觉得我家乡的元宵节美吗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1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2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我们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同学们,你们呢?在端午节学到了一些什么吗?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其来源被赋予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么透过层层传说的幻化,我们为什么要庆祝中秋节呢?

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曹文轩说:“人类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还依然在无家的感觉中。”我们身处现在的时间节点,暮然回首,发现过去的人生,就像是电影里配乐的叙事片段,我们的心在向前推进的每一帧画面里寻找着皈依的地方,渐渐脱离最初的那个被亲情围绕的温暖的豆荚。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或许时间短暂,却可以让我们重温情感的羁绊,去填补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团圆情结。每逢佳节倍思亲,若是分隔两地,纵有良辰美景也沦为虚设,有亲在旁,围桌畅谈,不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凄凉,徒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和睦,中秋佳节之意义得到了体现,届时容身在温馨氛围中的我们大可叹曰:“绝景良辰难再并。”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在我们熟悉西方节日的具体日期比亲人生日更加铭记的今天,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概念里只是调养生息的机会抑或是成为热爱文学之人附庸风雅的话题,佳节的来历,前人赋予的神奇色彩再不为人们津津乐道,文人墨客的诗意文字大多尽散在历史的遗风中,而不为我们推崇的腹中底蕴。如果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再是日历表上生硬的数字,不再是平凡普通与往常一般无二的分秒,那么是否可称得上是无愧于五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当中国梦这三个字成为众多报刊,杂志的醒目标题,当中国梦这一精神成为先进工作者内心的正能量,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并非异想天开,而是从对中国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所以为了践行这一精神,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认识它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篇15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推荐访问:传统节日 中国 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语 我们的传统节日活动总结 传统节日的总结怎么写 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反思 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心得体会 中国过年的传统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心得 中国各个传统节日的活动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1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shwstmt.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20606.html

版权声明:
1.诚达文秘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总结15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关于诚达文秘网 | 在线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帮助 | 投诉与建议 | 人才招聘 |

Copyright © 2017-2024 诚达文秘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诚达文秘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沪ICP备17000286号-1